当前位置: 首页
让艺术之花美丽绽放
让艺术之花美丽绽放
发布日期:2013-10-28

第八届全国“德艺双馨”和四川省“十佳”

电视艺术工作者进藏区侧记

  2013年10月22日上午,在甘孜州康定县,四辆汽车因风雪所阻,被堵在海拔3000米的盘山公路上。一行十多人无奈地走下汽车,在公路上来回踱着步子,不仅是因为取暖,更因为此刻在近百公里的大山深处,有数百名孩子正在期待他们的到来。他们是我省第八届全国“德艺双馨”和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一行。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的组织下,他们于10月21日从成都出发,赴甘孜阿坝开展为期四天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第八届全国“德艺双馨”和省

“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进藏区

 

  焦急等待一个多小时后,交通终于恢复,汽车在积雪和暗冰的道路上蜿蜒而上,翻越4298米的折多山垭口,来到目的地——康定县藏文中学。志愿者们来到教室,以电视艺术为切入口,为学生们讲授知识,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努力成才。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泸州市广播电视台策划研究中心主任兼互动新农村频道总监黄蕾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亲切互动,了解了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向同学们传播了电视艺术。

  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康巴卫视编委、专题文艺部主任邹太明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深入浅出地教导学生们要善于观察、敢于吃苦,要学会思考、学会“讲故事”,勉励学生们注重多门类艺术修养与积累,为了梦想而努力!

  全国“德艺双馨”电视工作者、康巴卫视编委、《启米时间》栏目总制片人、首席主播启米翁姆毕业于藏文中学,她以校友“大姐姐”的身份用汉藏双语和同学们交流,用自身经历现身说法,拉近了电视艺术工作者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同学们对电视艺术的兴趣。

  省十佳艺术工作者、凉山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彭文在高一(二)班用简单的DV,向同学们介绍起了视频录制,并通过手把手教同学拍摄并现场用电视机播出的方法,让同学们感受电视艺术的魅力和乐趣。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和同学出现在电视上的情景,不由得爆发出激动的掌声。学生让珠平时喜欢用手机拍身边的风景和家中场景,这次他在指导下完成了视频拍摄,他对记者说道:“拍出这样的东西(视频),感觉很有趣,也很新鲜,和我以前自己用手机乱拍差别太大了,老师的讲解真的(对我)很有帮助!”

图为电视艺术家彭文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互动

 

  活动当天,志愿服务队在甘孜州藏文中学举行了“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影视小屋”授牌仪式,向学校捐赠了5台高清DV摄像机,一千多张电视作品光碟,几十册电视艺术启蒙书籍。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还将在协会官方网站(http://artist.sctv.com/)开辟“藏区微纪录”专栏,鼓励学生们拿起手中的摄像机,纪录丰富的校园生活,拍摄美丽的家乡,让更多的人们能够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一个真实的藏区,感受藏区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省视协副主席、四川广播电视台台长助理、四川省广播影视少数民族语言译制播出中心主任柳耀辉对学生们说:“欢迎同学们成为康巴卫视小记者、视协通讯员。省视协的老师今后还将来学校讲课,希望同学们多多接触电视艺术,积极培养自己对电视艺术的兴趣。”

“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影视小屋”

授牌仪式在甘孜州康定藏文中学举行

 

  据藏文中学校长夏兴华介绍:藏文中学目前有1634人,99%都是藏族学生,学校覆盖了折多山以西“九乡一镇”,甚至还有阿坝州的学生。甘孜州的文艺工作者每年会来学校开展文艺活动,学校也会举办一些文艺活动。但省级艺术家来学校开展文化服务活动还是第一次。他说:“艺术家们来学校传播了电视艺术,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真的太好了!学校特别需要这种长久性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一行还来到海拔近4000米的道孚县龙灯乡,深入牧民家中,了解了牧民群众太阳能卫星电视接收机使用情况,当得知牧民能够正常收看到康巴卫视藏语节目时候,志愿者们又倾听了他们对电视节目的意见,了解他们对电视节目的诉求,并送上影视光碟。

全国“德艺双馨”和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

走访道孚县龙灯乡牧民定居点

 

  志愿者们还先后与藏区基层电视人进行了探访交流,了解了基层电视行业的运营情况、电视人的工作情况,并为他们送去了前沿的行业动态、艺术理念和不同经验。在甘孜州电视台,志愿者一行听取了甘孜州有关领导对甘孜电视工作的各项情况介绍,甘孜州电视台副台长何良忠介绍了甘孜电视台的频道构成、栏目设置、运行状态等。志愿者们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纷纷作了交流发言。

  全国“德艺双馨”电视工作者、四川广播电视台大型节目(活动)制作研发中心主任梁晓痴在发言中提出电视工作者要在技术、技能上跟上时代,并就大型节目的策划的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享了在电视创作上要“真诚态度、严谨作风、踏实工作”的心得体会。

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成都广播电视台编委、影视文艺频道总监张扬用成都电视台和全国16个城市电视台共同策划“城市春晚”的范例,就晚会(项目)策划谈了自己的经验。他提出“目标”、“创新”、“效益”三大原则,强调提出宣传工作对节目的重要性,分享了其“电视人最重要是创新”的核心理念。

  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四川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王红芯则以网络等新媒体蓬勃发展大环境下电视艺术、电视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应对进行了剖析。她提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人要将自己的眼界打开,不能将“电视”自我局限为“电视机”,要看成是“视频节目”,坚守视频节目的制作。她还从产业模式入手,论述了电视与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劣,提出了面对挑战更需认清所长,发挥优势的观点。

全国“德艺双馨”和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

参观道孚县广播电视台

 

  在道孚县电视台,志愿者一行在县广播影视局副局长李静的带领了解了各项情况,倾听了基层电视同行的发言。当得知县电视台只有五名记者,县辖20多个乡却没有一辆采访车仍旧坚持运转,“有思路、有想法”,努力跟上全县发展步伐时候,志愿者们表示了由衷的钦佩和赞赏。彭文以自己30年前在边远山区开始电视工作的艰苦从业历程,勉励道孚电视同行勇于吃苦、自力更生。他就道孚电视台栏目的创意(策划)、电视台运营等方面作出建议,提出在人才培养上要有长远规划,在旅游发展上要有举措。王红芯当即表示,愿意与道孚县电视同行积极沟通,就技术等问题进行协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协助。

  艺术家一行还看望了道孚县基层电视人、十多年来义务赡养汉族孤寡老人的四川省道德模范小热登。当艺术家们得知他如今负责敬老院工作时,为他亲手送上一系列电视作品,希望通过他为孤寡老人们送去欢乐。

  在四天的行程中,志愿者们驱车1300余公里,在藏区多地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服务队一行人先后走访了甘孜阿坝等地,了解了基层电视台、电视人的情况,倾听了民族地区群众的电视文化诉求,感受了我省藏区民族文化,受到了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为此次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画下了句点。

图为电视艺术工作者参观红军会师桥

 

  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寒露表示,深入藏区开展志愿服务,暨是积极贯彻文艺志愿服务精神,是文艺为群众服务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把精神文化食粮和电视文艺成果带进了藏区。组织我省优秀电视工作者在从事志愿服务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大爱精神,提升精神品格,因为心中有大爱才会有大作品,对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电视作品也具有重要作用。今后省视协还将组织我省电视艺术家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