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突破,从“民生新闻”开始
突破,从“民生新闻”开始
发布日期:2015-09-02

 

    为了加强电视理论建设,交流和总结民生新闻节目的形态和创新方向,分享创作感受,交流创作瓶颈,积累创作经验。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在新技术带来的传媒变革中,传统媒体人怎样与时俱进,重新寻找新的价值。民生新闻节目在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怎样利用互联网工具,在传播技术、传播理念上转型升级。91日,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民生新闻节目研讨及培训会在乐山广播电视台召开,来自全省160位电视界同行齐聚一堂,进行交流探讨。中国视协副主席、四川省视协主席、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陈华,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纪小荃,副主席先斌、寒露参加了此次研讨及培训会。 

 

 

    研讨会上,专门针对民生新闻节目进行了学术研讨,并就乐山台自办栏目《新闻天天报》进行评析。《新闻天天报》栏目通过节目展播、PPT展示将栏目的成长历程、节目定位、采编机制等一一呈现给全省各市州电视同行。原四川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杨飚、原四川广播电视台编务总监、高级记者陈小平、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总工程师陈革等业内专家通过对乐山台自办栏目《新闻天天报》节目的评析,结合《新闻天天报》节目的特点进行了交流,对民生新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成功的民生新闻栏目,总是有坚强的根基,做好民生新闻一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具有浓厚的本土意识,三是宽阔的报道视野,四是要加强引导及服务,五是要把握实效性,六是要丰富节目的内容,七是要创造自己的特色。随后,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新闻现场》制片人张宇博、什邡市广播电视台台长甘心泉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四川省视协主席陈华在研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他提出:媒体人要多思考,在新媒体强势抢滩的今天,如何守住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阵地,怎样把新媒体的资源加以利用,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整合,是民生新闻做大做强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讨会结束后,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四川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朱天教授还作了题为《新媒体生态下的电视民生新闻转型探究》的专题讲座。 

 

 

 

资料链接:《新闻天天报》是乐山广播电视台一档民生类新闻节目。栏目开播近10年来,充分依靠本土化这一核心优势,在乐山地区落地的80多个频道中,《新闻天天报》同时段排位始终保持第一。2013年《新闻天天报》栏目年均收视率达到13.1%,市场份额超过40%,观众满意度达到92%,在市民中树立起了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成为乐山市一档家喻户晓的品牌栏目,并先后获得了“全国名优民生新闻栏目”、“中国城市台原创品牌栏目”、“全国地面频道新闻类十佳栏目”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新闻天天报》,看完才睡觉”已成为广大乐山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 

 

 

撰稿:王亚东  刘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