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收听收看日报”第66期(总第4444期)发表专题点评:“四川卫视所播纪录片《第一书记》 聚焦鲜活人物故事,呈现脱贫攻坚成果”,对四川卫视播出的电视系列片《第一书记》作了长篇评述。认为“四川卫视播出的纪录片《第一书记》,紧扣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用事实和细节,讲述扶贫故事,呈现发展变化,见人见事见精神,生动鲜活,给人启发,令人信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形象,立体而饱满。”文章分别对系列纪录片中的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第一书记刘艳、广元市苍溪县浙水乡四坪村驻村农技员郑雄、凉山州甘洛县新茶乡大林村第一书记童本惠、宜宾市兴文县永寿村第一书记邵升的扶贫事迹作了详细介绍,赞扬纪录片“巧妙反映出第一书记心系群众,用实际行动取得群众信任,帮助群众脱贫的点点滴滴,生动立体,真实可信。”
电视系列纪录片《第一书记》由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文联、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省视协联合相关市州电视台共同创作、省视协纪录片专委会指导完成。系列纪录片采用“9+1”方案,即9位第一书记和1位农技员共10人作为拍摄对象,采用纪实创作手法,以第一人称叙事,每集15分钟,通过“第一书记”(包括驻村农技员)们形象生动的人物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我省脱贫攻坚战役所经历的艰难和所取得的成效。系列纪录片《第一书记》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安排播出,让全国观众看到了四川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坚守与付出,看到了贫困山村发生巨变的显著效果,看到了脱贫群众的幸福生活和笑脸,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相关消息和文章在新华社客户端、四川新闻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四川文艺网、《现代艺术》等媒体和平台发布后,也引起广泛关注。仅新华社客户端网上浏览量就达到了175588人(次)。
来源:四川视协纪录片专委会 王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