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培训季。6月13日,来自四川广播电视台和全省18个市州台、15个区县台和11家省内外影视制作机构、5所大专院校的140多名学员齐聚广元,参加由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省视协纪录片专委会承办,广元市广播电视台和广元市视协协办的第六届非虚构电视节目制作培训班,接受为期五天的非虚构电视节目制作培训。
此次在广元举办的第六届培训班,是继德阳、遂宁、达州、乐山、雅安之后的第六站。据统计,参加此次培训班的人数是历届最多的,也是范围最广的。许多学员是自费来参加学习,而更多的人则是每一届都参加的“追星”学员。大家相见,分外高兴。
自2014年以来,纪录片专委会历时六年持续不断举办的“非虚构电视节目制作培训班”被大家称之为“高蛋白质营养”“含金量爆表”,已经成为一张响亮的品牌,并成为全省乃至周边省份纪录片人每年期盼的一件盛事。
上午8:30分,开班仪式举行。广元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蒲国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省视协纪录片专委会主任王海兵,广元市广播电视台台长王苏兵,省视协副主席、纪录片专委会副主任梁碧波,广元市科协副主席苟兴国,纪录片专委会副主任凌中出席开班仪式。
凌中副主任主持开班仪式。
蒲国春副部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
借助本次非虚构电视节目制作培训班开班的机会,广元市人才办、广元市科协向广元市广播电视台举行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孵化单位授牌仪式。该工作站将以纪录片的人才引进和创作水平提升为主要内容,这表明广元市委市政府对纪录片工作的重视,这一举措,在我省纪录片发展过程中具有开创性,对我省各市州纪录片发展有启发意义。
王海兵主任发表了开班主题讲话。他首先对广元市广播电视台被广元市人才办、广元市科协认定为院士(专家)工作站孵化单位表示热烈祝贺。他希望广元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人珍惜荣誉,不负期望,在孵化人才、孵化品牌、孵化产业链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取得更大的成绩。
接着他说,从德阳罗江的第一届培训班开始,我们将培训定位在重实战、重操作、重成果,“以项目带培训”的工作思路上,几年下来见到了实效。我们收获了三季100集《纪录四川100双手》,收获了两季20集《第一书记》,收获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去年,我们全省的专委会委员还创作了《汶川十年,我们的故事》《太阳之子》《摩梭之舞》《虹》《风停了》等一批优秀的纪录片作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纪录片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这几年连续举办培训班的可喜收获。看着年轻一代的纪录片人成长起来,我感到欣慰,感到我们多年来坚持的培训工作没有白干。
他表示,培训、创作、成长、收获。为着这样的目标,我们将坚定地走下去。
开班仪式之后,培训讲座正式开始。本届聘请的授课老师,是全国学界和业界具有创新理念和丰富实践经验且卓有建树的专家教授,他们是:纪录片导演,高级记者,成都电视台专家工作室专家,中央新影集团梁碧波工作室总监,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导师梁碧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孙振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导演,制作人,央视纪录频道特别节目二组总导演肖崴;国家一级导演,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徐蓓;独立制作人,原二更视频高级副总裁刘玉龙。他们的讲座,不仅能帮助学员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强化基础,更能够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由此,在广元这块历史上风云际会的地方,第六届非虚构电视节目制作培训拉开了精彩的帷幕!
来源:省视协纪录片专委会
下一篇:
12小时大直播——9月30日见!